首页

yapoo在线

时间:2025-05-29 06:05:53 作者:坐一趟高铁,究竟要经过几扇“门”? 浏览量:13696

  中新社南宁2月20日电 题:中外游客体验广西千年习俗舞“炮龙”

 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

  2月20日,中国农历正月十一,夜色下的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潮涌动,全县逾百条炮龙飞舞腾跃,中外游客在爆竹声中“炸龙”祈福,体验壮乡广西“超燃”年俗。

2月20日晚,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,舞炮龙活动震撼上演。 陈冠言 摄

  有1000余年历史的舞炮龙活动当晚在“中国炮龙之乡”宾阳县震撼上演。英国籍游客马克体验后直呼:“好刺激,好过瘾,春节氛围感‘拉满’。”

  来自南宁的博主曾月珊与同伴特地来到宾阳县拍摄炮龙文化短片。“龙年一定要来体验炮龙节,我要把这一别具特色的广西民俗向更多人推介。”她说。

2月20日晚,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,舞炮龙活动震撼上演。 陈冠言 摄

  宾阳舞炮龙习俗起源于北宋年间,是壮、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,有“中华一绝”之称。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  当晚18时58分,百龙舞宾州活动开始。一条条游龙汇聚庙堂,待族上长者完成炮龙开光仪式后,锣鼓喧天,万炮齐鸣。一条条巨龙上下腾挪,走街串巷送祝福,数十万游客与龙共舞,蔚为壮观。

2月20日,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,游客与炮龙合影。陈冠言 摄

  “炮震千山醒,龙腾百业兴。”宾阳县坊间认为,舞炮龙可以祛除晦气,带来雨水、丰收、吉祥和安定,寄托了民众“求安、求福、求旺、求乐”的愿望。

  炮龙被视为新年神物,每条长约30至40米。炮龙有“炮声不停,龙舞不止”之说。炮龙所经之处,夹道人群“狂轰乱炸”。

  活动现场,只见舞龙人头戴竹帽、赤膊上阵,挥舞着龙头龙身,进行“勇敢者的游戏”,任凭爆竹炸响弹落。大胆的游客脖上挂着数串鞭炮,点燃了一串又一串,玩得兴致勃勃。不少人还“冒险”钻龙肚、拔龙须、抓龙鳞,以求福气。

2月20日,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,博主曾月珊与同伴在拍摄炮龙文化短片。陈冠言 摄

  “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,炮龙是宾阳人心中吉祥的象征,大家对炮龙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。”宾阳县靖安街舞龙艺人廖国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,炮龙节是当地春节中最热闹的活动。

  今年56岁的廖国维自8岁开始舞炮龙,是宾阳炮龙舞龙技艺传承人。痴迷炮龙文化的他,创编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炮龙表演套路,还先后组织宾阳县龙队赴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演100余场次,培养了一大批宾阳炮龙爱好者和传承人。

  炮龙是用竹篾、纸、布等材料扎制而成,制作炮龙需要全程手工,工序有30余道。今年适值炮龙的“本命年”龙年,宾阳县炮龙制作订单激增,当地扎龙人忙活不停。

2月20日,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,扎龙老匠人邹玉特向中新社记者介绍炮龙制作工序。陈冠言 摄

  70岁的扎龙老匠人邹玉特“与龙共舞”55年,是远近闻名制作炮龙的高手。数十年来,邹玉特不断钻研扎龙技艺,积极促进炮龙文化在海内外传播。“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扎龙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,希望越来越多的炮龙少年勇敢追梦,让宾阳炮龙生生不息。”他说。

  近年来,宾阳县以文化赋能,积极打造炮龙文化品牌。龙年新春,宾阳县推出炮龙音乐节、炮龙星光集市、体育庙会、非遗巡游表演、《炮龙》民俗舞台剧等系列活动,让当地民众及游客共庆佳节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死亡游戏”风靡校园 律师提醒:学生参与面临侵权风险

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粤港澳互为对方居民关注的热门目的地。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,广州、深圳、珠海等地的旅游产品搜索(酒店、景区及交通等)核心客源地中,中国香港、中国澳门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,排序较去年同期均有显著上升。与此同时,元旦、春节以及清明假期,港澳地区均位居内地居民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前列。而针对香港、澳门的旅游搜索热度排名中,广东均位居榜首位置。

广州南沙客运港今年以来出入境客流已超去年全年

据悉,卡游杯英雄对决系列赛事按一般级、竞争级和专业级的三个等级,面向不同年龄层的用户开放了少年组别和通用组别的比赛:面向青少年用户更多为一般级别的比赛,让其展示自己的卡牌技巧和策略;竞争级和专业级则面向水平更高的通用组用户,吸引了众多的职业选手和卡牌爱好者参与当中。

“不断在共建‘一带一路’的历程中取得新成绩”

在福州软件园上班的李先生沿着城市慢行彩虹步道走入青山,欣赏生态美景,感受福州之福。“城在园中,园在城中”是他最直观的感受。上班看着窗外的青山格外养眼,下班后,还可以来“后花园”放松吸氧。

“中法文明交流互鉴:回顾与展望”学术研讨会在巴黎举行

林剑:中所自2019年9月建交以来,两国关系快速发展,友好合作全面推进,取得丰硕成果,给所罗门群岛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。事实证明,中所建交顺应两国人民期待,符合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,增进了两国人民共同利益。

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外媒:受意识形态蒙蔽 注定无视中国经济亮点

论文作者指出,触摸的频率似乎也很重要,更频繁的干预会产生更多有益影响。触摸干预对改善临床和非临床环境人群心理健康的效果相似。他们还发现,相对其他身体部位(如身躯),触摸头部(例如面部或头皮)的健康结局更佳,而且单向触摸比双向触摸更有益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